👁️ 2 📝 50130 字

世出世法 本立道生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 ### 前言 民国七十三年新春,雪庐老人李炳南老居士,在华严讲座开讲前,体察时节因缘,特制‘世出世法,本立道生’新表,

阅读全文 →
👁️ 3 📝 45691 字

天子所问经

作者: 海涛法师选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 天请问经 唐三藏法师玄

阅读全文 →
👁️ 2 📝 41309 字

天天天蓝—菜根谭的智慧(2)

作者:圣印法师 ### 前言:一日一则,一期一会 《菜根谭》一般人看作是圣典,但一提到‘圣典’两个字,就以为是二千年前的释迦牟尼、耶稣、孔

阅读全文 →
👁️ 3 📝 53107 字

日日日出—菜根谭的智慧(1)

作者:圣印法师 ### 前言:一日一则,一期一会 《菜根谭》一般人看作是圣典,但一提到‘圣典’两个字,就以为是二千年前的释迦牟尼、耶稣、孔

阅读全文 →
👁️ 3 📝 15210 字

太上感应篇感应选录

作者:林园佛教堂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准西生员叶诸梁,家极贫困,以教书糊口,本城有位巨富姓马,聘请他为教师,教授马家二子。马见叶为人

阅读全文 →
👁️ 3 📝 22422 字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作者:释海山·释大恩·释昌臻 ### 前言 《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因

阅读全文 →
👁️ 2 📝 43435 字

太上感应篇直讲

作者:佚名 ### 旧序  印光法师太上感应篇直讲序 人性本善,由对境涉缘,不加检察,遂致起诸执著、好恶,种种情见,以埋没本性者,比比皆

阅读全文 →
👁️ 2 📝 13816 字

太上感应篇大意

作者:净空法师 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各位同修们介绍太上感应篇。这一部书,实在说是一篇不太长的文章,可是在历代的古圣先贤,给我们做的注疏讲

阅读全文 →
👁️ 3 📝 1582 字

太上感应篇

作者:佚名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

阅读全文 →
👁️ 3 📝 9237 字

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作者:文珠法师 今天与各位讨论的题目,是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我们生长在资源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工作疲劳,生活紧张,身心都不自由;更无法解脱

阅读全文 →
👁️ 2 📝 35357 字

心灵的世界

作者:文珠法师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净苑宏勋法师,亦要多谢美西佛教会弘法组各位董事,因为由于他们的发起,

阅读全文 →
👁️ 3 📝 26065 字

心经讲记(纯果法师)

作者:纯果法师 ### 前记 《心经》注释,自古已有很多注解,经中深奥处,古人已经说得极其透彻,实不容后人再来据理解释一番。所以我现在发动

阅读全文 →
👁️ 2 📝 16554 字

心经讲记

作者:圣一法师 内容简介:佛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惟是很多人还末认识此心,迷了此心,受苦无量,生死

阅读全文 →
👁️ 2 📝 147583 字

心经抉隐

作者:元音老人 ### 前  言 伏以:实际理地,了无生佛之名;修持门中,方有凡圣之差。心性本净,因执取而烦惑丛生;妄相原空,由觉照而真常

阅读全文 →
👁️ 3 📝 21847 字

心经略说

作者:黄念祖居士 一、心经两种形式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

阅读全文 →
👁️ 4 📝 5786 字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作者:徐恒志居士 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内容丰富的佛教经书,也是理事圆融,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妙文,历来注释很多,各出手眼,发挥

阅读全文 →
👁️ 3 📝 40885 字

《心经》的人生智慧

作者:济群法师 ###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它和《

阅读全文 →
👁️ 2 📝 17418 字

心的方向—活出真实人生

作者:梅原谛愚禅师原著 ### 代序~一盏暗夜里的明灯 误解了言论的自由,以致各式各样的声音都出来了。这些人,对于说话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

阅读全文 →
👁️ 3 📝 43396 字

心地法门

作者:如本法师 ### 自序 稽首礼敬十方诸佛,十方法,十方圣贤僧,诸大菩萨众,弟子今出此心地法门一书,恐不达圣旨,祈愿赐忏悔,若达圣旨,

阅读全文 →
👁️ 3 📝 17007 字

心中心密法打七开示

作者:元音老人 ### ◎上座前 今天大家发心,用心中心密法来打七,恰是无上殊胜的因缘。心中心法是佛教密宗的一个很高深的法门,属于密宗九乘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