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一法师禅七开示
作者:圣一法师 太子成佛后,先说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最后说法华涅槃经,度无量众生悟道,是属于‘教’,即教人之意,最后在灵山会上拈花
慈心为本,广济为怀
作者:圣一法师 太子成佛后,先说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最后说法华涅槃经,度无量众生悟道,是属于‘教’,即教人之意,最后在灵山会上拈花
作者:圣一法师 ### 问答辑 问 有人说参禅是上根利智所修,净土则三根普及,此话对否?答 参禅不分上中下根,也是三根普及,最主要有下列三
作者:达磨祖师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答曰:心者万法
作者:达磨祖师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
作者:达磨祖师 达摩大师血脉论序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作原人之心,皆具佛性。泛观诸家禅说一切经文,原其至当之理,未有不言自己
作者:达磨祖师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
作者: 海涛法师选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 沙弥罗经 失译昔有小儿
作者:演培法师 ### 一、前言 诸位先生!今天在此和诸位共同研究佛学课程,想来诸位会感别饶兴味。诸位一向站在教育岗位上,负有开启青年学子
作者:如本法师 ### 代序 民国七十七年十月间·南国气候·乍凉还暖。有一天,笔者在路边看到一张海报:上如下本法师将于本月份某某日,一连三天
作者:白圣法师等 ### 上道下源老和尚行状 维传净土宗海会寺开山上道下源老和尚,以世缘圆满,于国历四月十六日即夏历三月一日下午七时许,安
作者:仁光法师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一岁△源公法师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十月五日寅时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周口镇,俗姓王,父讳德馨,母陶氏
作者:净空法师 楞严者、一切事究竟坚固也。圆通者、圣性法门、无不通也。势至、启教之人。念佛、修行之法。文虽二百四十字、义括净土诸典。教
作者:印光大师增订 ### 寿康宝鉴序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后嗣灭绝。家道倾颓。凶神莅止
作者:明寂居士 ### 绪言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是由近代佛家一代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对【不可录】一书进行增订编
作者:佚名 戒淫得寿康 戒淫得吉庆 戒淫得平安 戒淫得清净 戒淫得泰祥 戒淫得光明 ### 译者序 本书《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
作者:印光大师增订 ### 前言 人从色欲而生。故其习偏浓,一不戒慎。多致由色欲而死。古圣王以爱民之故。即夫妇房事。不惜令人以木铎巡于道路
作者:道证法师 (敬献给菩提道上,颠簸的朝圣之侣)序王炯如圣地——圣人应化之地、宗教之圣迹,乃所有教徒所崇仰、向往,在有生之年以能够朝
作者:道证法师 (本书图略) ### 序 王炯如圣地——圣人应化之地、宗教之圣迹,乃所有教徒所崇仰、向往,在有生之年以能够朝拜圣地为无上荣幸
作者:郑焜仁居士 ### 前言 上人圆寂年仅四十八岁,没写他底自传,诸弟子也不曾详细地记下他底生平事迹。本文是根据遗作,及笔者所知,简要地
作者:傅丽卿居士 闲自访高僧 烟山万层层台湾夏天的太阳是够辣的了,趁著太阳还未发威,一早我们便踯躅在浊水溪旁的莲因山,只为一圆访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