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心见性
作者:元音老人 ###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
慈心为本,广济为怀
作者:元音老人 ###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
作者:昙鸾法师 问曰。安乐国于三界中何界所摄。答曰。如释论言。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何以故。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
作者:仁俊法师 佛教所说的因果,是建立在不可动摇的理论与事实上的;理解了因果的理论与事实,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潜性与显相,则能洞彻无疑。约
作者:徐恒志居士 禅也叫禅那,译为静虑,心体寂静,能审虑事物,故叫静虑。它是修定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也叫禅定、思维修,含有定慧等持的意
作者:海涛法师 ### 自序 《海涛法师说故事》一书之撰写,是希望将佛教中许多深富教育寓言的故事介绍给大家,虽然佛教中有许多故事已是大家耳
作者:元音老人 近来差不多在全国各地,围绕著关于净土宗的异方便—‘带业往生’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一方说:要真能往生,须将妄业消去;另一
作者:元音老人 心中心密法,系藉佛菩萨慈悲加被之力修行,故易于得定,打开本来,证悟真心。譬之旅行,自力修行者,全靠自己两脚行走,修心
作者:了然法师 ### 自序 净土法门,原来有事有理。识者知其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融通,方圆无碍。何以故。其事虽方,其理极圆。圆中有方
作者:耕云先生 问题解答问:心经为摩诃般若的素描,它的修行方法如何?是否为观自在?答:古人翻译佛经有三个同义的字,一个是观,一个是觉,
作者:蕅益大师 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生法太广。佛法太高。初心之人惟观心为易。是故大部六百余
作者:弘一大师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须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
作者:文珠法师 ### 一、讲经的因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
作者:净空法师 净空法师于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在加州哥波廷诺市(CUPERTINO)净宗学会讲心经,为期一周。承张德声居士惠赐录音带七卷,恭听之后,
作者:为霖禅师 康熙庚戌腊月八日,为诸戒子说戒毕。次日,室中方焚香静坐,与空王老子打葛藤,而孤月、毒海、玄印、德光诸禅人,扣关作礼,请
作者:佚名 般若。智慧也。波罗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经。径也。言此经乃定心之径路也。此经以单法为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
作者:弘赞法师 心经添足重刊流通序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文
作者:法藏法师 夫以。真源素范。冲漠隔于筌罞。妙觉玄猷。奥颐超于言象。虽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味常显。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
作者:耕云先生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顾名思义,它是佛经般若部门的心要、心髓,或者说是核心。因为它浓缩了般若经典的要义,而成为般若经典的精
作者:耕云先生 任何一种有系统、有义理的文字,都是由外举决定内涵的,经典也不例外;因此当我们了解了这一部经典的标题之后,也就会了解它的
作者:窥基大师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 大乘 基撰赞曰。今为有情结习所蔽。敬受邪教诽毁大乘。于空有经如言计著随印所解互生厌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