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知识

慈心为本,广济为怀

👁️ 2 次阅读 📝 100327 字

法界唯心

作者:宣化上人 ###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二十九日洛杉矶─台北 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是故能令佛种不断。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是故能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66739 字

法音集(一)—佛教典故

作者:守成法师 ### 释守成老和尚略传 守成老和尚原籍江苏,童真出家,秉承佛陀遗教,专修净宗。自泰洲光孝寺佛学研究社毕业后,曾先后担任过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3803 字

法供养最殊胜

作者:耕云先生 佛法是心灵救济的法门,每个人的祸与福、苦与乐都取决于个人的心态。如果我们把心净化到至真、至善、至美的状态,我们就是在享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3574 字

法身、报身、化身

作者:元音老人 何为法身、报身、化身?临济祖师说:‘一念清净心光即法身佛,一念无分别心光即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即化身佛。法报化三身,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7265 字

法味-纪念弘一大师

作者:丰子恺居士 暮春的一天,弘一师从杭州招贤寺寄来一张邮片说:‘近从温州来杭,承招贤老人殷勤相留,年内或不复他适。’我于六年前将赴日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20804 字

法句经中译

作者:敬法法师 ### 中译序 最后,译者与他敬爱的母亲、长辈、亲人、朋友、所有的读者及一切众生分享翻译此书的功德,也把此功德回向予其已故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69500 字

近代往生随闻录

作者:宽律法师 ### 序 本书撰录者宽律法师,号佛行,八十高龄,为浙江省人氏,于一九五二年到上海归投虚云老和尚,披度为僧,后虚公曾嘱至南

阅读全文 →
👁️ 3 次阅读 📝 9861 字

近代往生的实例

作者:倓虚法师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终时种种瑞相,都已记载在《往生传》内。这种例子已不胜枚举。我出家后,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94375 字

初机学佛决疑

作者:知义法师 ### 再版缘起 知义法师,湖北人氏,年少从军,南辕北辙,戎马倥偬,无常历绘。来台未久,潜心学佛,因会悟妙谛,遂披染出家;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30723 字

初机学佛必备基本知见

作者:诺那华藏精舍编辑室 ### 《前言》 佛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之差异,主要在于其他宗教都是感性的信仰,以感情为信仰的支柱,佛教则是理性的信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11161 字

两个世界的味道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 ### (甲)娑婆世界的味道 壹、引 子(苦辣酸)瓜青醋黑与椒红  等是钻眉味不同正怯辛酸难下咽  何堪苦再塞喉咙这一首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49824 字

防癌手册

作者:圆因法师 ### ‘防癌手册’序 ‘我得到了癌症,该怎么办?’‘我周遭的亲友很多人得到了癌症,我也十分恐惧自己会得到癌症,该怎么办?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13221 字

我愿健康幸福

作者:果真法师 ### 命运能改造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诸如身体欠安、家庭失和、事业不顺、考试落榜等不一而足。与其说是命运的安排,不如说是人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16800 字

我愿念弥陀

作者:果真法师 ### 诚愿人人积福德 此生在演大小、善恶、苦乐等无数戏,曲终戏散,如梦幻、我们唯有一心念佛、决心演好最重要的临终往生极乐

阅读全文 →
👁️ 4 次阅读 📝 5124 字

我人生死之由来

作者:斌宗法师 ###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也是为一切苦的根本,因为一切苦皆由生死而来的,没有生死就没有一切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1281 字

邪淫好色惨报最速

作者:惭愧生 ‘佛说四十二章经’说:‘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又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7182 字

改善自己的命运

作者:文珠法师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命运,现在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52883 字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作者:陈柏达居士 ### 第一章  引言 一、错误的见解一般人对于命运的看法多半是有偏差的。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宿命论’和‘自由论’这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86109 字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作者:净空法师 ### 了凡四训讲记新版略序 《了凡四训讲记》过去由上净下空导师讲解全文,由净宗同修听打音带整理成文字稿,经导师删改,并题

阅读全文 →
👁️ 2 次阅读 📝 2951 字

见性与著相之别

作者:元音老人 佛性不在别处,就是现在我们一念断处的离念灵知。当妄念都放下、一点不起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知觉,还是了了分明。这了了分明的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