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云门后的第一封信
作者:朱镜宙居士 别云门后,妙云师寄给我第一封信,有:‘云公老人怎样参话头的开示。不敢自秘,录之以公同好。’这是别云门后第一次所透露的
慈心为本,广济为怀
作者:朱镜宙居士 别云门后,妙云师寄给我第一封信,有:‘云公老人怎样参话头的开示。不敢自秘,录之以公同好。’这是别云门后第一次所透露的
作者:于凌波居士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就成为佛教徒的标志。不杀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是不杀生
作者:了凡弘法学会 ### 慈心于物。 【解释】凡是积功累德的善人,不但是亲亲而仁民,尤其是他的慈心,遍及到了万物啊!【分析】慈就是仁心,
作者:佚名 ### 戒杀文 莲池大师世人食肉,咸称理所当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
作者:净空法师 (本文节录自‘太上感应篇讲记’)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深入经藏之后,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诸佛菩萨和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
作者:凡夫居士 ‘戒杀四十八问’是清朝周思仁(安士)居士,劝在家众吃素之文章。因版本缘故,其中少了十五问,日后如有缘,当补齐。戒杀四十
作者:海涛法师选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 《杂阿含经》节录 欲能
作者:天华出版社 ### 前言 纵观今日世界,道德沦丧,淫风狂飙,已经吹向青少年,举世同然。而今家长,多为双职,事业忙碌,虽以物质令儿女满
作者:廖荣尉居士 诸位大德,善知识,阿弥陀佛!于此殊胜因缘,末学来向大家讲述,家父念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之感应事迹。末学根性庸劣,才疏学
作者:文珠法师 ### 第一章、经题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前五字是经题,后八字是品题。本经译传中国,共有三种译本:一是月氏国三藏法
作者:圆瑛大师 ### 圆瑛法汇序一 圆瑛上人,吾闽产也。幼失怙恃,依季父教养,颖悟绝人,甫成年,即受牒度于石鼓山之涌泉寺。早参三昧,夙擅
作者:宣化上人 卷一 方便品第二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作者:温光熹居士 ### 一、开门的钥匙 冬天的太阳,吃不得,人人需要,人人爱它。夏天的凉风,穿不得,人人需要,人人爱它。观世音菩萨,是我
作者: ◎晋敦煌郡释灵摩罗刹,华言法护,本姓之氏。八岁出家,诵经日万言,志宏大道。遍游西域诸国。带梵经还中夏。译出贤劫正法华诸部。晋
作者:文珠法师 ### 解释经题 妙法莲华经,是本经的名题。解释此题,可用天台宗的五重玄义。五重玄义是: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辨用,五
作者:佚名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唐终南山释道宣述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
作者:文珠法师 ### 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亦是人类一致的希望。可惜,自古至今,人的心愿都无法实现。特别是现在,呈现
作者:黄念祖居士 ### 编者序 ‘抉择见’是黄念祖老居士在美国弘法期间,迄今未曾流通的一堂开示。多年前的因缘际会,见愚得自友人由美国辗转
作者:达摩难陀法师原著 近年来,由于坊间出版了一本以‘人们轮回转世’为研究对象的书籍大受欢迎以后,掀起了一股‘前世今生’热。一时之间,
作者:徐自民居士 ### 第一讲表(先明佛义) 十四讲表是佛学概要,一共有十四张讲表。虽然是只有十四张讲表,可是把一部大藏经里面所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