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概要十四讲
作者:吴聪敏居士 ### 序 内学三藏,浩如烟海,学之不有其方,而欲得其门以入者,莫不戛乎其难也。业师雪庐老人,昔创大专佛学讲座,每逢寒暑
慈心为本,广济为怀
作者:吴聪敏居士 ### 序 内学三藏,浩如烟海,学之不有其方,而欲得其门以入者,莫不戛乎其难也。业师雪庐老人,昔创大专佛学讲座,每逢寒暑
作者:广超法师 ###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
作者:苏行三博士 佛法太高深,古典的术语太艰涩,不容易为备有近代知识的人们所信解。苏博士的佛学浅释,可说是最好的读物了。叙述得极有条理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 一、通问问: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大事是何等事?(余萍)答:大事者,生死也。请细思想,人间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
作者:如本法师 ### 1.见性后,其境界如何? 修行以见性为宗,任何不宗一派若不以见性为其根本,当视其不了义、不究竟之法门,永远滞留生灭法
作者:如本法师 ### 1、如何才是修行法门的根本呢?请慈悲开示。 佛法以心为根本,八万四千法门不离汝心,权实二法不离心,三藏(梵语trini p
作者:如本法师 ### 1、请问学佛者,偏修禅定,偏修智慧,是否能成就佛道? 禅定(梵语dhyand),禅那、静虑之义;般若(梵语prajna)译为智慧。圆
作者:如本法师 ### 1. 有人发心想学佛、修行,但习气重,不能持戒,怎么办? 习气(梵语vasana)。又作烦恼习、余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经常生
作者:如本法师 ### 1.在家菩萨戒与出家菩萨戒,所修证的果位有何不同? 菩萨是梵语,是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的简称。佛是梵语,是佛陀耶(梵
作者:如本法师 ### 1.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何年何月何日诞生人间?地点何处?其父母名字为何?其妻子名字为何?几岁入涅槃?于世间弘法利生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 ###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间,万事万理,好像都带著神秘。你看著是黑,结果他却是
作者:陈义孝居士 ### 一画 【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而佛性也能使一切众生的善根功德增长壮大。
作者:妙泽居士 你了解真正的佛学吗?——一种关于大智慧的方便假说 ### 本书的缘起(前言) 在这里,我要先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本人法名妙
作者:张澄基教授 ### 佛学四讲简介 一九五六年我曾在香港和台湾作了几次通俗的佛学讲演,听众希望我把讲稿略加整理印行出来以便流通。该年底
作者:佛陀教育基金会 ### 序 本《佛学入门》的内容取自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所編著之《佛学入门手册》与《太虚大师丛书》及净空大师《认识佛教》
作者:净空法师 前言十四讲表是李炳南老师特别为大专学生编的,把整个佛法做一个轮廓,简单的介绍给同学,好像是说明书一样,佛法的说明书。十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 ### 八相成道图 ### 佛诞节宣言 庆祝佛诞节在这漫漫的长夜里,黑暗得和漆桶一般相似,一群旅行的人,那里看得到半寸道路
作者:蕅益大师 归命常住大悲尊 应病与药权实法亦礼天亲造论主 为顺初机重解释述曰:天亲菩萨,以七分建立所修行法,释此经义。推征精
作者:宣化上人 ### 甲、序分 佛之遗教经,也就是佛的遗旨经,佛遗嘱当时的弟子,也遗旨给你、我和他—现在的佛的弟子,告诉我们怎么样修行,
作者:道源法师 ### 序 佛者性体也,法者事理也,僧者和合比丘众也,众亦性体也。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则出家在家通称,以性理无二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