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导论《净土篇》
作者:李圆净居士 ### 印光法师 序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各有职业,不易参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为
慈心为本,广济为怀
作者:李圆净居士 ### 印光法师 序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各有职业,不易参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为
作者:明旸法师 ### 前言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刹那间,我已七十五岁了。回顾六十多年来的出家生活,遵照先师圆瑛大师的教导,对自己要
作者:净行法师 ### 望江南 ——白云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点气难平。人我盛,日认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入
作者:耕云先生 各位先生:大家好!我到这里来,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庭一样,感觉到非常亲切及温暖。我是天津人,离北京很近,我非常高兴有这个
作者:王季同居士 ### 重印王小徐先生名著弁言 王小徐先生者,吾吴中友第一人也。家昔客芜湖,去苏州才数百里。以爱其山水,岁必一游,游必至
作者:智行居士 (本讲稿作者为核子物理专家,退休后研究佛法)向释迦牟尼佛 合十敬礼向诸山长老、各位大德、各位善士、各位善信合十敬礼诸山
作者:于凌波居士 ###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诸位同修,承佛陀教育基金会林总干事的邀约,来华藏讲堂与同修们结缘。这一次讲座报告的题目,是《
作者:净空法师 校长,诸位老师,诸位家长:校长刚才说,现在的社会,不仅是在台湾,几乎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反常的社会,东西方历史过去都
作者:斌宗法师 诸位好,今天要讲的是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们不得安然谓之苦。世间苦事无量,如三苦、八苦、十苦、
作者:元音老人 ### (一)佛学常识 1. 问:什么是外道?答:心外有法就是外道。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心游道外,故名外道。究竟来说,罗汉
作者:王季同居士 ### 序 阅诸家圣贤立言不下百家,有如日星之弥天,其主旨无非利生。然流行之有通塞,盛化之有广狭,全在义之浅深,益之大小
作者:刘洙源居士 ### 佛法要领序一 虚云戊子春夏之交。金弘恕居士。将其师刘洙源居士佛法要领一书。并往来函札数十通。汇而付诸梓。问序于衲
作者:佛使尊者 ### 译者序 东南亚一带的华人有一大部分是佛教徒,但是在这一大群的佛教徒之中只有少数人真正明白佛教之正确教理。很多华人佛
作者:斌宗法师 新春大家恭喜!今天受中国佛教会弘法委员会之邀,要我来讲几句佛法与大家结结缘。讲起佛法,它的范围很广大,它的理论很深奥,
作者:罗无虚居士 ### 序 时人崇科学,在穷物质之利用,佛法立三谛,为阐众生之性德,粗观有理事之异,细思则理事相即也,实则科学不超三谛,
作者:耕云先生 教外别传、灵山拈花一脉,自从达摩西来,少室传灯六传至曹溪惠能,一花五叶,把珍贵的菩提种子,种植在肥沃的中华土壤里落实生
作者:黄念祖居士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
作者:演培法师 ### 前言 诸位先生!诸位同学!不久前,我曾来贵校和诸位谈过一次佛法,题为‘唯识学上的赖耶论’。今又承贵校新成立的佛学会
作者:顾法严居士译 ### 佛陀传略 佛陀,姓乔答摩,名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顷生于北印度。父亲净饭王,是释迦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君主。母后
作者:陈柏达居士 ### 喜悦与赞美 柏达的‘释迦金言集’即将出版问世。这对于喜欢欣赏他作品的人来说,自然是令人兴奋的消息。这一本书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