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贪嗔痴慢疑
作者:元音老人 弟子问:‘如何消除贪嗔痴慢疑?’贪嗔痴慢疑属于思惑。教理说无明分见惑、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由粗而细、微细至极微细。见
慈心为本,广济为怀
作者:元音老人 弟子问:‘如何消除贪嗔痴慢疑?’贪嗔痴慢疑属于思惑。教理说无明分见惑、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由粗而细、微细至极微细。见
作者:佚名 ### 序 后学身处当今乱世之时,发现许多皈依信佛者诚心修行,而生活中苦难却很多,不是全身是病就是婚姻不幸。于是深入去了解这些
作者:净空法师 诸位同学:大家好,再过二十天就是二000年,千禧年就到了,世界每一个地方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我们也在这个时候举办一个温馨
作者:了凡弘法学会 ### 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解释】看见别人的妻子女儿美丽动人,就立刻起了淫欲的心,想要与她私通。【分析】色,这件事
作者:郑育能教授 ### 引言 为了便于携带及参考,本书以条列式短文献给您。愿本文能帮助您及您的孩子,使他们顺利地成长为人中龙凤。本文所介
作者:梅襄阳医师 前言:这篇文章原是梅襄阳医师在中央银行的演讲,里面的资讯具有相当的革命性,值得大家阅读。防癌长炼是梅医师主持的志工团
作者:文珠法师 我们想成佛,当然要学佛,要修行。然学佛修行,是有一定的步骤与层次。我们必须依照学佛的步骤和修行的层次,按步就班,顺序增
作者:毛凌云居士 ### 第一 为何学佛成佛度生 世界大乱,方兴末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烬,犹未熄灭,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又一触即发
作者:大寂法师 ### 引言 布施,是成佛必经之路。在六度波罗蜜中,乃至于整体佛法中,最能直接利益众生的,就是布施波罗蜜。笔者以弥陀四十八
作者:道源法师 ###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寺开山乐果上人生前之心愿而兴建万佛宝殿破土,同时又因乐果
作者:果清法师 ### 甲一、前言 诸位法师、朱馆长、诸位在家菩萨、诸位莲友:大家午安。今天非常欢喜,果清回到慈光图书馆。在二十几年前,果
作者:二埋法师 ### 前话 ‘南山律在家备览’原本共分宗体、持犯、忏悔、别行四篇。为适应一般初机居士们的需要,我只选译了其中主要的宗体、
作者:大愿法师 大愿语录:人与人之间本无障碍,亦无任何等级差别,只有自然法则之生灭,因为认证不足故,而起障碍、烦恼。 ### 自序 此律篇是
作者:大愿法师 ### 自序 当今世界人人不安,互相无法信任,甚且疑心重重,导致引发社会乱象。若欲对治此一乱象病态,必须先了解聚集乱象之因
作者:沈家桢居士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特别感到有兴趣,这里先以‘如筏喻者’作个引子。 #
作者:斌宗法师 ### 前言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举行传授在家菩萨戒会,可说是一件具有深重意义而值得赞叹!时际末法
作者:斌宗法师 ### 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它是揽父精母血及四大种的地水火风所构成,而具有鼻目嘴等五官及两
作者:莲池大师 ### 出版说明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
作者:莲忏法师 ### 自序 松柏共修会,是台北县乌来乡老人会所组设,创始前初期,会中便邀请笔者担任导师,负责教授老人会员学习佛教行仪。会
作者: 圣一法师 ### 序言 一九九二年,应香港同学会之请于北角大会堂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为期十二晚,事毕录音者问可否文字流通,予曰诺经有序